面臨重度的踝關節病變,不論是選擇哪種手術治療,都將會是場艱辛且漫長的旅程,病患又該如何作出選擇呢?
 
  「足踝關節融合術」是傳統治療方式,根據健保局年的統計,全台灣每年約有700例左右的病患進行此手術。手術過程會去除關節軟骨,再使用骨釘、骨板將上下骨頭固定住,促使其融合為一,踝關節因此無法活動,也就不會造成磨損及疼痛(如下圖所示),病人術後能夠得到立即的疼痛緩解,因此被視為黃金標準。當然,因為踝關節被固定住了,關節無法自由彎曲、活動,在行走於不平地面或跑步時會遭遇困難。
 
 
  融合術的另一個顧慮則是移行性關節炎,踝關節固定後,走路的受力情況也跟著改變,本來由踝關節承受的壓力轉移到鄰近的關節,時間久了,反而造成周邊關節病變。依據美國學者Saltzman等人於2001年的臨床研究,分析了23例因創傷而進行踝關節融合術的病患,隨訪平均22年,發現患部同側的距骨下關節(subtalar)、距舟關節(talonavicular)、跟骰關節(calcaneocuboid)、舟楔關節(naviculocuneiform)、跗庶關節(tarsometatarsal)、第一蹠趾關節等,都發生關節炎,並比對側腳踝的關節炎更加嚴重。1 
 
  相對的,「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發展較慢,是近10年才逐漸發展成熟的技術,該手術藉由校正關節軸線及植入替代人工踝關節來恢復病患的行動能力,術後可保留部分踝關節的活動力,而周邊關節發生病變的機率也比踝關節融合固定術少。踝關節置換手術的阻礙在於手術的複雜性,建議病患慎選有經驗的足踝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此外,由於此手術目前並沒有健保給付,單價上也昂貴許多。下表是兩種手術的比較圖供民眾參考:
 
 
 
 
 
  1. Lisa M. Coester et al., Long-Term Results Following Ankle Arthrodesis for Post-Traumatic Arthritis, JBJS. ORG, Volume 83-A, number 2, 2001